免費咨詢熱線
181 3639 7189以數字化工具助力城市應對氣候挑戰
2022年3月25日,北京美通社/建筑環境咨詢公司奧雅納近日發布了首個全球海綿城市研究成果,通過數字工具評估城市基礎設施吸收降雨的能力,旨在呼吁城市管理者采用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應對暴雨等氣候挑戰。
奧雅納選擇了7個不同特征的城市進行研究——奧克蘭、倫敦、孟買、內羅畢、紐約、上海和新加坡,使用自主開發的數字工具,應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評估藍綠色基礎設施(如樹木、湖泊)比較灰色基礎設施(如建筑物等)的數量。研究基于詳細的衛星圖像,以每個城市核心區約150平方公里為樣本,輔以土壤類型和植被分析,評價研究區在極端暴雨條件下吸收降水的能力。
奧雅納全球水業務負責人MarkFletcher:"面對適應氣候變化的挑戰,城市不應與自然相沖突,繼續成為‘水泥叢林'。每個城市都有獨特的自然資產——草原、森林、湖泊等。與其他重要資源一樣,這些資產需要量化、評估和利用。我們的研究旨在展示如何通過數字工具快速建立城市對自然資產的理解和應用,加強與自然的合作,從而產生最大的城市韌性。
調研結果顯示,上海采樣區域的"海綿化程度"為28%,在此次調研中程度居中。調查取樣區域包括黃浦江以西(楊浦、虹口、黃浦、徐匯、閔行、普陀、靜安、長寧等)和浦東新區150平方公里,大部分藍綠色基礎設施來自城市公園,主要分布在黃浦江以東,黃浦江以西更覆蓋城市設施,主要由高層建筑和中密度住宅組成。評估表明,采樣區目前的綠色基礎設施可能無法應對暴雨和降水。
我們希望這項研究能讓人們關注基于自然解決方案的力量,建設和加強自然基礎設施,這是城市雨水管理和應對極端高溫、干旱等氣候變化的關鍵。除了雨水管理和洪水緩解外,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還有助于改善空氣質量,減少“熱島效應”,這對幫助城市和國家實現凈零目標也至關重要。
奧雅納全球數字服務總監Willcavendish:“城市需要快速學習如何部署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這比傳統的灰色基礎設施建設給城市的繁榮和發展帶來更長遠的幫助,并為碳減排做出積極貢獻。幸運的是,強大的新數字工具可以幫助城市管理者快速有效地完成這一變化。希望各城市能利用這些工具推動更明智、更快的決策,從而增強基于自然基礎設施的積極影響。